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414章倭患

關燈
第414章 倭患

瀕國被細川家一統後,武藤井富仍然擔任瀕國派駐岐帝國的駐使。

一來,武藤井富控制著遣岐使團的留學生,細川家急需人才回國,恢覆生產。二來武藤井富與岐皇關系融洽,國內沒有第二人選,尤其是細川家是後來者,不熟外國事務,貿然換人可能招致岐帝國不滿。

其三就是武藤井富能帶來鐵器,當然,作為交換,瀕國也得付出相應的白銀,但進貨來自於內司府,此前由江淮私開鐵礦獲得,現在則由工部直接供貨,無論是價格、成本、品質,都比戶部和私開鐵礦好了太多。由於是跟女帝直接交易,價格也好商量。

因此數年來任憑瀕國國內怎麽變,駐岐大使仍是武藤井富等人。

待人去宣武藤井富,女帝繼續方才內容詢問範勇:

“範愛卿,眼下馬文修軍南下,海防羸弱,兵部可有平寇方略?”

“啟稟陛下,去年先募水軍一萬五千人,今年七月前將整訓完畢,但缺乏戰船,臣建議能否從臘婆抽調戰船四十至五十艘,回援登州。

同時應該加快戰船建造,尤其是新式三千石寶船,若能改建戰船,可大增我朝水師戰力。”

“三千石寶船朕年前已下令工部開工,但寶船本為商船所用,如此不免靡費,範尚書為何非要三千石船?”

“啟稟陛下,海寇所用船只乃我朝一千石以上大船,且還有兩千石船,另據說……”

“據說何事?”

“去年十一月,有民船曾有發現秀州附近海面有一艘三千石的不明大船,無旗幟無旗號,臣懷疑海寇已有三千石大船,而且應是我朝早年所建。

此外,從瀕國的消息來看,瀕國十多年前獲取了我朝造船匠術,現在已建造一千兩三百石以下的船只。而馬文修部船只多為一千石船居多,兩千石船有一些,三千石船沒有一艘。

換而言之,即便馬文修部主力回援,我朝水師與海寇相敵,並不占優勢,因此非得大船好船不可。”

範勇提議將三千石商船改建戰船,戶部首先反對,施君亦說:

“陛下,臣反對將新式三千石寶船改為戰船,此法不妥。”

“有何不妥?”

“民船不同於戰船,民船較為羸弱,內河作戰尚且堪用,但海上作戰與內河作戰迥然不同,稍有不慎,恐將船毀人亡。且南征臘婆已抽走戶部、兵部所有海船,無船可供驅使,再將海船改成戰船,極為不利海上船運,還請陛下明鑒。”

戶部反對商船變戰船,究其原因還是利益。

戶部已經下了大單,用於建造新式三千石船,而且是清一色大船,現在跑在南海的海船,戶部是不打算要了,而且短期內也要不回來,還不如花更少的錢,造更大的船,日後用於海上跑貨賺外快,而且建造周期需得兩到三年。

現在改建,待等下一批建造,那得是兩三年後,拿到船得是五六年後,經濟上劃不來,戶部損失太大,對下邊沒法兒交代。

戶部的反對抵得上千言萬語,而且女帝打心底裏也不樂意征用明三千石新式寶船船充當戰船,如此無疑遲滯了開海禁,南下出海大舉通商開拓的時機,但明著反對顯然也說不過去。遂即轉念一想,目光落向林毅賢:

“林愛卿,兵部建議改三千石民船為戰船,戶部反對,愛卿以為如何?”

“回陛下,臣以為範大人與施大人所議均有可取之處。”

“哦,愛卿何意?”

“啟稟陛下,此前有鑒於海上覆雜形勢,與日後海外用兵維護我朝利益,海郡王早在設計之初,便做了兩手準備,因此三千石寶船有軍民兩款。民款用於載貨,軍款用於作戰。

但眼下萊州造船業已滿額,無法再增,除非在江南、東嶺、廣州建造,但短時內無法調集更多熟練工匠,因而目前僅能在萊州建造。因此可在新船建成之後,將其中一兩艘或是數艘改建軍船。

同時,我朝當盡快生產更多火炮,將火炮裝於戰船,如此我軍戰力將成倍增加,可平海寇。”

三千石新式寶船設計之初,通盤考慮到今後的海上作戰需求,因此功能上軍民有所通用,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木材和結構強度。

民船所用木料都為常用木料,結構簡化,更適合裝貨。軍用款使用橡木、櫸木,木料處理工藝覆雜,周期長一些,空間結構得到加固,使用的鋼制結構件,增加百分之十二,且開有炮窗。

民船通過結構加強,也可充當戰艦使用,但強度整體是不如軍用款型。當然,對付沒有火炮的海寇而言,那是綽綽有餘了。

同時推動火炮上船,實現火炮艦載,提升艦隊戰力,從本質上改變戰場規則,足以壓制猖獗的冷兵器海寇。

如此既能在現有船只基礎上實現改造升級,同時又無需大批改動三千石寶船,實現兩全其美。

但偏偏戶部仍不同意:

“陛下,火炮上船實不可取。”

此時女帝已有些惱火,口氣頗為不快:

“施愛卿又有何事不妥!”

“陛下,如今火炮皆為銅鑄,去年為造五門三千斤銅炮,工部耗費銅料近三萬斤,若要將大小火炮裝上戰船,且不說耗費何等驚人,萬一沈了,那可是數以萬計的錢款打了水漂。”

施君亦說來說去,還是錢的事。

去年為滿足前線作戰需求,兵部、工部授命制造三千斤大炮五門,耗費紫銅近三萬斤。當下貨幣以銅錢為主,消耗銅資源,等同於燒錢。

盡管過去數年間工部得益於技術進步,工礦開采設施和技術有所改善,銅的產能大幅提高,但中國的資源國情與銅在自然界的分布占比是明擺著的,銅比鐵少。

且中國銅資源占世界比例更少,加之多年的青銅器時期與銅錢鑄幣,大量消耗地表可開采銅資源,淺層地表銅資源其實已經不多。

因此工礦技術的改良,並未從根本改變銅產出占比少的局面。相反因為勘探技術的制約,當下已知可開采的銅資源並不多。

工部如今造五門銅炮就消耗了三萬斤,這要是造幾百上千,戶部哪裏能吃得消。

戶部這也反對那也不讚同,範勇不免有些惱怒,他不客氣說:

“施大人,如今海寇猖獗,南征未定,我等建言良策平寇,施大人卻左一個不同意,有一個不妥,既然施大人都不讚同,那就請施尚書拿出個辦法。”

“範大人莫要誤會,如今國庫艱難,實在是拿不出錢糧用以鑄炮,即便將三千石寶船改建戰船,也得三年後方能建成,急也急不來呀。”

“那就鑄炮,裝上現有戰船,如此豈不快些。”範勇口氣強硬,大有強吃強作的態度。

施君亦並不買賬,他說:

“一斤銅可鑄文錢三百三十餘枚,五千斤便是一千六百五十貫,折合焦煤、工錢、物料、損耗、損毀在內,鑄造一門五千斤大炮,所需支用錢款六千兩百餘貫,五尊三千斤大炮,便是三萬一千餘貫,若是成百上千生產,所需錢款以百萬、千萬計,朝廷又何來如此巨款鑄炮。”

一文錢一文錢,文是計價單位,“錢”最早也並非是指的貨幣意思,而是計重單位,岐帝國一錢大約是四克,因此一文的銅錢約合四克重量。銅錢鉛占六成,因此一文錢含銅一點六克。

岐帝國一斤約合六百四十克,一斤十六兩,一兩大約四十克,一兩之約合十錢。

理論上不考慮冶金、澆鑄損失,一斤銅能得到四百枚含鉛銅錢,實際上只有三百三四十枚。

一貫是一千文錢,五千斤大炮消耗銅資源相當於一千六百貫銅錢,這還是純銅的消耗,如果折算銅礦冶煉、提取,再冶煉熔化、澆鑄、煤炭消耗,模具消耗,工匠官員工資,以及損失的五千斤銅鑄造的一千六百五十貫錢,澆鑄冶煉損耗等等,一門炮的成本價就是六千兩百餘貫。

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資源,其開采成本並不高,真正產生成本的是生產制造加工,主要是技術消耗、人力消耗和能源消耗。

鑄造三千斤銅炮,本就超過了當前銅產品制造工藝的極限,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,而超前技術的研發,相應的就得付出資金代價,貴是必然的。

而且是拿鑄造貨幣的金屬資源用於制造火炮,其本質是消耗的貨幣。而且是消耗了三千斤銅,同時損失三千斤銅的鑄幣經濟效果,一正一反就是雙倍損失。

這要是成百上千的制造生產,一百門炮就是六七十萬貫,哪怕是一千斤的小炮,每艘船裝十門,那也得一萬兩三千貫,實際情況根本不止十門炮。

沈雲卿計劃中,三千石戰船要裝五十到五十五門火炮,一門按一噸計,那就是五十五噸,戶部還不給搞垮了。

即便是一千石、兩千石的舊船,每船火炮裝載量十至三十門,總量依然龐大,戶部根本無力承擔。

林毅賢、範勇張嘴海軍火炮化,在戶部看來根本是不切實際的獅子大開口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